3000万人次!莲塘口岸通关4年观察笔记

2024-10-16 作者: 华阳国际编辑部


莲塘口岸通关4年,迎送客超3000万人次;

2024年至今,出入境人员突破2000万人次;

单日查验峰值10次创新高,

峰值超10万人次,为设计流量3.5倍;

国庆节出入境达51.9万人次,较去年同期增长59%。

莲塘口岸,由华阳国际原创设计,历时6年,2020年货检正式开通,2023年旅检开通。

作为大湾区建设背景下,深港首个建成投入使用的大型互联互通基础设施,莲塘口岸人气持续高涨,“跨境旅游集散中心”品牌成色愈发鲜亮。

通关4年后,再访莲塘口岸,看热度之下,建筑如何拓宽生活的边界。

01连接

从双城生活到湾区生活

作为构筑“东进东出、西进西出”格局的重要口岸,莲塘口岸连接深圳的老城区与香港未完全开发地区,填补了东部口岸设施不足等不平衡因素。

面对重大的战略意义,莲塘口岸的规划设计有着四两拨千斤的轻巧。四座车行桥、一座人行桥连接深方、港方两地旅检大楼,建筑由此“合二为一”,横跨深圳河两岸,实现了深港一体化建造。得益于此,旅客通关全程在室内进行,双城生活在几步路程里无缝转场。

©SFAP

©SFAP

△深方旅检大楼

如今,深中通道开通后,“过莲塘、看大桥、享美食”成为大湾区当下跨境游的热潮,莲塘口岸也成为港人北上流量最大的口岸之一。2024年,经口岸通行的各类旅游、研学、参访、骑行等团队数量同比增长近1倍;更因周边的平价消费,成为银发族心仪的北上目的地之一。

这座深港间最年轻的口岸,服务着最年长的客流,见证着两地的双向奔赴。

△旅检大楼与西邻下连廊

△匝道桥接入口岸

02空间

匆匆之中,自有悠闲

口岸建筑里,总是人来人往,步履匆匆。但在莲塘口岸,设计依然希望带给旅客松弛的体验。从宏观规划到微观材质,从空间序列到光影变化,在小尺度里,高效率之中也有慢享受。

规划上,面对狭小用地,华阳首次提出客货分层设置,将货检区设置于一层,旅检区设置于二层高架平台,实现货检、旅检在竖向空间上的分离,也为场地留出了充足的回转空间。

△立体口岸©SFAP

建筑设计上,贯彻“光影·流·岸”的概念,选取白色系为主色调,建筑以温和低调的姿态消隐于城市与山景之中。

室内采用全幅玻璃幕墙和天窗,引入自然光线,与室外大跨度连廊、雨棚一同形成整体的空间序列;旅检大楼四边的外框架柱均向外倾斜,保证内部空间宽敞,也留出了足够的过渡空间,旅客可暂时休憩,可聚集等候。

△大巴上落客区

△上落客区雨棚

△室内空间©SFAP

三楼出境大厅外设置平台,旅客可直接通过垂直动线前往二楼大巴上落客区,也可在平台上休息、等待,远望山景。

△出境大厅外平台

现在,莲塘口岸是深圳首个采用“人车直达”的口岸,深港骑行爱好者可直接推车过关;也提出了打造“乐龄无忧口岸”的目标,后期运营对行人体验的关照,与设计的意图不谋而合。

△单车不折叠即可“一站式”通关

△连廊内部空间

△从查验场地看人行连廊

03口岸圈

老城区的新活力

△口岸外匝道桥与深圳电视塔

作为深圳市内最早与香港通关的地区,罗湖有着独特的历史沉淀与时代记忆,也从未停止发展的脚步。如果说,福田口岸连接深圳市中心的繁荣,深圳湾口岸连接高速发展的车水马龙,那莲塘口岸,则将旅客带入老城区独有的悠闲与从容。

深方旅检大楼以一座人行廊桥连接与口岸商城,过完关,无需走出室外,吃喝玩乐一应俱全,成为港人北上时必经商场之一。因为络绎不绝的港客,口岸商城也被称作“港人带旺的商场”。

△通往口岸商城

△莲塘口岸商业城

离开口岸,几步路之外就是地铁站、人行天桥,出行更加方便。口岸的整体性设计,考虑了建筑与周边片区的关系,基于城市道路规划,以匝道桥、车行桥等接入口岸,将深港跨境交通重新分流,避免交通拥堵。

△口岸外人行桥

△莲塘口岸地铁站

口岸的人气也带动了周边活力。离开旅检大楼,涌入眼前的仍是小尺度的街道与绿植,耳边仍是地道的粤语与港式美食,老城悠闲而鲜活。

△居民区看莲塘口岸

△由居民区通往口岸

大湾区在变“小”,口岸圈却在变“大”。大湾区加速融合发展,莲塘口岸的便利与高效,吸引越来越多的两地居民,“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”效应持续放大;而口岸的设计,正是在人与城市之间,建造一处功能与体验感兼顾的公共空间,存放城市的归属感。




最新新闻